第十三章 借粮
“那我們直接去磨盘山呢?”
李嗣兴问道。
“贫道已经說了,世子殿下应该与那裡有因果,此次不去的话,那么殿下必将失去很多,下次殿下要是再去山黎部的话,就不可能這么顺当了。”
“這么說吧,殿下,一种是你主动走进因果,另外一种是被因果强行拉入,至于方式,贫道也不知道。”
李嗣兴也沒见施道渊掐個手诀什么的,怎么可能就什么都算到呢?
要說预见未来的能力,他這個穿越者更加专业。
此时对李嗣兴来說還是磨盘山大战最为重要。
他相信自己记的時間不会错。相对于這件事情,其他的都可以抛在一边。
况且這個神棍還說自己能够活到八十呢。
他可不相信自己穿进了一個玄幻世界,還强行拉入因果呢?
李嗣兴知道道家也讲因果,但是這无论什么因果,都是有因才有果。
“先生,无论今后怎么样,我都要先赶到磨盘山。”
李嗣兴见施道渊并沒有将自己的身份放在眼中,也不拿自己的身份压人,干脆直接以“我”自称。
“好吧,那就如世子所愿,但是要按时赶到的话,就不能等這些百姓。我們要加紧赶路。”
施道渊无所谓地說道。
李嗣兴看向刘安,要抛下這些百姓,确实有些不仁义了。
百姓们追随着自己這么多天,现在自己突然要先走了,百姓们会怎么想?
刘安也是一個聪明人,一眼就领会了李嗣兴的意思。
“世子、亮生兄,百姓们交给玄初就好,在下一定将他们都带出去,只要殿下派人在沿途做好记号,玄初会带着百姓沿着记号走出去。”
李嗣兴有些愧疚地向刘安拱手道:“有劳刘典史了。先生所做,嗣兴皆铭记在心。”
虽然只是一席话的時間,刘安已经对這個少年世子好感满满。也许是因为這南明朝廷真的已经沒几個有亮点的高层了。
他拱手道:“都是玄初该做的。”
之前的行程中,也许因为李嗣兴在病中,李本忠他们沒有急着赶路,走走停停,百姓们跟着也轻松。
但是现在李嗣兴要在十日内赶到磨盘山。
施道渊应该知道路程,既然他說要疾行,那么這路程定然不近。
“殿下,要是疾行的话,咱们要提前准备干粮,我們身上的干粮只够三日之用了,而且咱们接下来沒時間收集食物。”
李本忠在李嗣兴的身后小心地提醒道。
他虽然只是一個千总,但是从关中开始就跟在李定国身边作战了。
李本忠算是老行伍了。這些事情自然能够想到。
李嗣兴看向了施道渊。
施道渊则给了一個白眼:“這些事情不用问我,我只管给你们带路。另外還要准备两根至少百丈长的绳索,有些地方我們不能沿着山道走了,否则赶不上時間。”
施道渊虽然总是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但是李嗣兴能够感受到他做事情還是很严谨的。
看他现在的样子,既然答应了十日内带自己赶到磨盘山,就一定要做到。“那狗叔你去准备一下。”
李嗣兴转身对李本忠說道。
不過李本忠却面露难色。
李嗣兴知道這确实难为李本忠了。
李嗣兴之前倒是一直都沒有关心這個事情,逃难之前,他就已经生病。
龙虎熊豹抬着他一路跑,他在吃喝几乎都在滑杆上。
直到最近被灵魂附体,然后病情好转。
他的吃食都是李本忠从军士们口粮中节省下来的。
四個拉吉仆从身上带着的东西也不多,早就已经消耗殆尽了。
李嗣兴撇了一眼刘安,這個大個子自己都已经饿得腰都要弯下去了。
他又将眼睛扫向已经躲到远处的几個富户。
刚才刘安给他介绍了一下,穿着浅绿色绸面长袍的老者名叫万鑫,是保山当地的一個大家族的族长。
他的身后有十几個精壮的族丁。
路边停着的五六辆独轮车就是他带着的,上面的麻包中鼓鼓的那定然是粮食。
還有一些木头箱子,装的是他携带的细软。
這個老头在刚才行過礼之后,就不再多看李嗣兴一眼了。
此时李嗣兴在看他,他也假装看不见。
在万鑫的不远处是一個穿着布衣的胖子。
单从他那肥硕的身形就能看出他是個有钱人。
在這個时代,穷人是不配长胖的。
所以但凡是胖子都是非富即贵。
刘安之前告诉過李嗣兴,他已经将這些人的粮食每家征募了一半。
作为這些百姓的应急粮食。
所以现在刘安是沒有资格再跟人家要粮食的。
刘安那裡的粮食,李嗣兴也不能随便动,那是给百姓们救急用的。
照理說,這几個富户手中的余粮也不多。
但是李嗣兴此时只能将主意打到他们的头上,即使粮食不够,他们也能让家仆跟着百姓一起在山上搜集食物。
李嗣兴這边却是刻不容缓。
施道渊坐在那裡闭目养神,等着李嗣兴安排好就出发。
“世子,要不下官从存粮中匀出一些。殿下身边一百多军士也消耗不了多少,我這裡几千人,留着這点粮食其实也沒啥大用处。”
李嗣兴摆了摆手,刘安手中的那些应急的粮食,他是不会动的,百姓们也不会每天都能采集到足够的食物。
虽然现在是旱季,一般不会下雨,但是万一哪天老天爷想不开下一场雨,老百姓可能连火都生不了。
到时候就要靠那些刘安预留的干粮了。
他当然也可以随便找個理由把那几個富户的粮食给抢了。
但是那样做的话,恐怕连刘安都会瞧不起自己。李嗣兴起身先是走到了那個精神矍铄的老者万鑫的身边。
看起来,這個老人似乎比旁边的那個胖子更正派一些。
那個胖子一看就是個市侩的商人。
见到李嗣兴走到自己這边,万鑫无处可躲,只能跪下行礼:“草民万鑫,拜见世子殿下。”
“万员外不用多礼,快快請起,员外深明大义,不屈从鞑虏,为我汉家乡绅之楷模……”李嗣兴一通表扬。
不過那万鑫似乎并不中招。
他沒有推辞,很干脆地起身,拱手道:“世子殿下谬赞了,老汉年岁已高,活不了几日,只是想着汉人衣冠下葬。”
“老先生高义,本世子這裡有一件事情相求,军情紧急,本世子要急行军,想从先生這裡借一些军粮。”
李嗣兴开這個口都已经是鼓足了勇气,心裡别提有多不好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