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冬日
天气渐渐地冷了,照往年习惯,手套袜子是必须做的,今年淑宁還想出了做棉布套棉花芯的室内拖鞋,给家人都做了一双,在自己房裡穿着玩,倒是很方便,同时作为员工福利,還应父亲要求,给苏万达先生主仆各做了一双,让他们觉得很是新鲜。
這一天午后,天阴沉沉的,淑宁坐在窗前做着自己的那双拖鞋。春杏收拾完厨房,走进房来,就坐在旁边看,看着看着,也拿出自己的针线篮子做起活来。
淑宁问她道:“秋菊姐不知怎么样了?上回送去的药她有用吧?”春杏点点头:“用了,我看着她用的,其实她伤得不重,奶奶那几棍子打得都不算厉害,我以前沒来這裡时,挨過的打可要重得多。她如今窝在床上不下来,多半是气闷的。那天我给她送药去的时候,她還谢姑娘和我来着,我瞧她就是精神不大好,說话声音倒還响亮。”
淑宁点点头。打碎镜子的事其实她倒不是很愧疚,责任基本上是在秋菊身上,只是她不太看得惯随意打骂仆人的事罢了。而且她实在觉得秋菊现在這副样子太不争气,事情一开始就沒认清形势,被送来之后又仗势瞧不起人,可见原来刚得宠的时候在伯爵府裡更嚣张,而庆宁堂哥娶了亲以后,她就沒精打彩地,不知是真的爱上那位少爷,還是觉得正室入门后她要做妾就难了。只怕真情是有一点,可惜男方一开始就不是真的爱上她本人。
算了,反正她现在還要在家裡待一段不短的時間,佟氏因为见她不服使唤,就狠狠打了一顿,好打掉她的傲气。不過只要她成为庆宁小妾的可能性一天不排除,就不好折腾得她太惨。淑宁自己站出来当好人,送药安慰,让她承自己的情,就算以后她下场不怎么样,自己也不会吃亏,但要是真让她上了位,冲着自己的面子,也不会太记恨佟氏。
淑宁做了個把时辰,倒觉得天越发冷了,天色也更阴暗,便放下活计对春杏說:“天色暗了,這时做针线只怕会坏了眼,先到此为止吧。不如我們去准备晚上的饭菜?”
春杏闻言也放下手中的东西:“說得是,晚上姑娘想吃什么?不如做面條吧?现在還早,马上开始和面還来得及。昨天做的肉丸子還有,做一大锅汤,多多地放上姜和葱花,如何?還有上回姑娘說的那种太阳荷包蛋,每人做一個吧?”
淑宁想了想,摇摇头:“如今鸡蛋不容易买到吧?一人一個太多了,不如和面时打两只在裡头,面也会更好吃。要配菜的话,到街角去割两斤卤牛肉吧?上回阿玛不是說了那家的卤牛肉好吃?”春杏也爱吃那肉,高兴地点头道:“使得,我這就去买。”却被淑宁拦住了:“我們去和面,虎子哥和阿松闲得很,叫他们去买。”春杏笑笑就出去叫人了。
淑宁正收拾针线篮子,却听到门外春杏传来一阵惊叫:“姑娘,快来瞧,下雪了!”她连忙走出去,果然看见,北风夹着片片雪花,席卷着整個院子,一片雪花落到她面前来,她伸手一碰,却见它在手中化成了水。
春杏望着雪花說:“今年风特别冷,還想着這两天就该下雪了,果然下了,只是新做的棉衣還在裁缝那裡沒送来呢。”淑宁拉了她直接往上房走:“额娘那裡必定要开始忙了,我們去看看能帮着做什么。”
来到上房,佟氏正召集了众人在吩咐。长福要把所有大棉被都拿出来安放,火炕前天就已经开始烧了,還要把炭盆分发到每個房间,今年添了苏先生主仆两個,因此他们那边的炭盆也要备好。二嫫要把所有大毛衣服和棉袄都拿出来备用,還要催杨婶子那边快把新衣做好送来。佟氏還叫马三儿先把张保的毛皮披风和手炉送到衙门裡去,同时给苏先生捎一件,回程时,就顺道去采买木柴炭火。
众人听了吩咐都各自忙起来,佟氏转头看见春杏,說道:“你来得正好,今儿要烧上一大锅姜汤,预备给他们冒着雪回来的人喝。家裡每個人都要喝一点,多烧一些。回头你去给羊肉铺子打個招呼,叫他们送半只羊過来。”
春杏答应了,說道:“方才跟姑娘商量晚上吃的饭,不如做面條,热热的吃下去也舒服,再煮一锅肉丸子汤,多放上葱姜呢。”佟氏点点头:“使得,肉丸子汤送面條吧,另做点羊肉,只是姜汤也要多烧。回头买肉时再打几斤好酒放着,只怕男人们也要喝点。”春杏应了去了。
佟氏对淑宁說:“你前儿不是做了许多袜子手套棉鞋之类的?有沒有给苏先生那头送去?”淑宁点点头:“都送過了,额娘不必担心,二嫫和小梅不会疏忽的。”佟氏笑了:“你還叫小梅的名字?如今该叫马三儿家的,又或者叫马三嫂了。”淑宁也笑了:“都叫了這许多年,改不了口了,您就让女儿這样叫吧。”母女两人闲话几句,淑宁就跑去厨房帮忙和面。
傍晚张保和苏先生回来了。张保一进门就脱下披风,伸手靠近炭盆取暖:“好大的雪,开始时以为只是小意思,沒想到天色越晚雪越发大起来,只怕明早起来,有半尺厚呢。我是先回来了,有几位還留在衙门裡安排城裡百姓安置的事呢。”
佟氏问他:“饿了么?有热的肉汤,先喝一碗暖暖身子吧,马上就开饭了。”又叫人去舀汤,接着侍候张保脱靴。张保笑了:“幸好我看天冷,就穿着皮靴去了,苏先生只穿着平日的鞋子去,可冷得够呛,回到家裡整只鞋子都湿了,叫人给他烧热水烫脚去吧。”
佟氏便說:“早叫人送去了,晚饭也是趁热送的,這些事我自会做好,你不必担心。”淑宁早送上棉拖鞋来了,张保穿了鞋,笑着对淑宁說:“這個鞋好,在家时穿着暖和,可惜不能穿到外头去,不如闺女想個法子给阿玛做双能穿出去的棉鞋吧?”淑宁点点头:“好,我在鞋外头加上皮子,就不怕雪了,可使得?”张保大笑。
雪下了一夜,第二天起来时,已经停了,果然积了有半尺。张保一早就回衙门去帮着安排城中诸事,佟氏叫人把院子裡和门前的雪都推到边上,扫出可以走人的道来。街上家家户户都是這样做的,還有很多人爬上屋顶去把上头积的雪都弄下来。
春杏从昨天下午开始就一直在忙,忙着煮姜汤、羊肉汤,還忙着采买過冬的粮食之类的。淑宁特地到厨房帮忙,顺便慰问一下劳苦功高的她,问问她有沒有想要的东西。
结果她笑了:“多谢姑娘掂记着,我好得很,并沒有多累,不過姑娘若是要赏我些什么的话,不如把那天的万花筒做一個给我,可使得?”原来她想這万花筒已经很久了,淑宁笑道:“当然使得,碎镜片還有呢,只是如今天冷,颜料和胶水都化不开,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做给你吧?”虽然有些晚,但春杏已经很满足了:“好,我先谢谢姑娘了。”
小梅从门外走进来,对淑宁說道:“姑娘,你可是叫鞋子铺的人送了双牛皮靴子来?他们的人刚送到家裡来了。”“咦?已经送来了嗎?我這就去看。”淑宁洗干净手,跟着她出去了。
送来的靴子有些大,比张保的脚還要大半分,小梅有些诧异:“這么大的靴子,是给谁穿的?难道是三爷嗎?”
淑宁点点头:“是给阿玛做的。”
“可它比三爷的脚大多了呀?”“我要做棉靴,所以才找大一点的。”淑宁解释道,“我不会做靴子,只好买一双大些的,回头我做個厚厚的夹棉袜子之类的东西,把它塞进靴子裡缝好,可不就是一双棉靴了嗎?而且牛皮又不怕水。”
小梅這才恍然大悟,說:“原来如此,這样倒還便利,回头我也给我們那位做一双去,雪天时在外面跑正好用得上。”
真是巨大的进步啊!原来說一句男人都会脸红的小梅,如今也能大大方方地說“我們那位”了。
张保很喜歡女儿做的“棉靴”,還叫佟氏照這個法子多做几双,送周府丞一双,再送苏先生一双,有的官员就学了這個法子去,還有鞋铺变着法儿做了许多不同款式的“牛皮棉靴”出来,一时在城中很是流行。這种靴子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那双厚厚的棉袜一但吸收汗液,或是被雨雪弄湿,就会很难干,放在火盆边上烤,又要小心会烧着,只有家中富裕的人,才会多做几双放着备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