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鎮祠鬥戰臺

作者:十年老樹
時間過的很快,轉瞬兩日已經過去,那些空院子也不再繼續空着,只是即便住的人多了,院子周圍依然顯得極其冷寂,街道上有時甚至半天都見不到半個人影。

  第三日清晨,街巷深處傳來幾聲雜亂的狗叫,像是隨着這幾聲犬吠,周圍的院子紛紛打開了院門,一道道光鮮亮麗的身影從院子走出來,無論是精神還是舉止,都像是有了說不出的變化。

  今天不是特殊的日子,出門也不需要特別的裝容要求,只是在軍部的那道命令上,今日是各方軍府擂臺鬥將的第一天。

  無論是宗門修行者還是軍中將領,只要有自信,就可以隨意朝着自己想要的位置去挑戰,戰而勝之,虛位以待。

  臺北大營只是台山軍府的一處營地,大約有着七千人的軍隊編制,封營將軍方啓天也只是一位本命境的修行者,可以說在燕王朝,像臺北大營這樣的軍營不知道有多少座。

  今日四方軍府所有軍中將領都要接受來自燕京修行宗門的挑戰,北臺大營也自然不例外,對那些宗門修行者來說今天是一個很關鍵的日子,對臺山北軍所有的將領甚至是決定生死的大日子。

  燕帝下令燕京所有修行者趕赴陰山郡,爲的就是藉助修行者的力量爲軍隊創造有利的戰爭優勢,許多軍隊不能做的的事情,修行者都能做到,甚至還能夠做到最好。

  對於陰山郡的軍隊來說,突然加入這麼多的修行者,自然是更利於他們日後對趙的征戰,也增添了無數可能活下來的機會。

  只是對於宗門修行者來說,充滿血腥的戰場總歸是比不得自家山門安穩一些,戰場上需要隨時面對無數來自各方的危險和突發事情,就算是那些最強大的修行者,在戰場上都有可能陷入無窮的圍殺中,最後耗光所有的元氣力量力竭而死。

  不可否認,戰場有時的確是一處很好的修行地。可以磨礪修行者的意志還有毅力,甚至臨陣破境都是有過發生的。

  但是首先,戰場代表的是殺伐,沒有哪個修行者可以肯定的說自己能夠在無盡的血戰殺戮活到最後。哪怕是那些已經成就宗師的至強修行強者,他們對戰爭依然是保持一種敬畏的心態。

  沒人知道今日看似穩固的戰局,又會在明日發生什麼樣的異數,更不會知道自己在這場異變中,擔任着怎樣的一個角色。

  就像是當初如日中天的晉君。他在征伐燕地時,又怎能想到會引出劍宗宗主這樣的異數,因爲他沒有算到這個異數,因此數年的準備全部付諸東流。

  戰場如棋場,不到最後收官一刻,誰也不知道棋主會隱藏着什麼樣的重要棋子,也許某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就能夠決定一場棋局的勝負。

  戰場如棋場,但是棋場卻不同戰場,棋局輸了。總有再贏回來的時候,而戰場輸了,丟的就是生死。

  今日這場擂臺鬥將,將會決定很多人的命運,而對於台山北軍的諸多將領,更是一場絕不可能輸掉的比賽。

  軍部的命令,已經是將所有的軍中將領逼迫到懸崖邊上,往前進一步,總有拜將封侯的日子,而後退一步。燕趙兩朝真的興起刀兵,能否活下來都是未知。

  宗門修行者本就是要前往陰山郡的,對他們來說,無論怎樣去總都是要去的。只是以領軍之將的身份趕往陰山郡,日後行事總是少了幾分顧忌,而且最終活下來的機會也大了不少。

  因此他們勝了固然極好,若是敗了也沒有多少損失,這本就是可有可無的一件事。

  而所有的將領,勝了必然會在軍部留名。對日後的升遷任職都有極大的好處;但要是丟了手中的職位,乃至於讓朝廷軍部蒙羞,陷陣營總是有一個位置的,至於最終能不能從陷陣營走出來,那就要看自己的手段了。

  燕帝伐趙,趙帝徵燕,日後的大戰場不知道會有多少,以陷陣營在大燕軍中的地位,只怕最終的結局,只會是用血肉身軀將這些戰場全部填滿。

  ……

  北臺鎮最莊重的地方,並非是方啓天的將軍府,而是鎮祠。

  一些富家大戶都會在自家建立祠堂,供奉着所有的先輩牌位,鎮祠在北臺鎮的地位,就像是那些富戶家裏的祠堂一樣,見證着北臺鎮的所有興衰歷史。

  因爲是鎮祠,所以距離市井就比較偏遠,北臺鎮周圍有一座高山,因爲是唯一的一座高山,所以就被稱爲北台山,北台山上就是鎮祠的建址。

  往日幾乎被列爲禁地的北台山,今日突然變的熱鬧了起來,自然不是因爲有鎮守上任要祭天,而是數日前,軍部命令下達之後,方啓天就已經開始命人在上面建造鬥戰擂臺,應對今日舉行的擂臺鬥將。

  山底下有重兵把守,幾乎都是跨入武道境界的精銳,雖然比起修行者遠遠不如,但是也不會有多少修行者願意面對這樣的軍隊,特別還是懂得一些強大戰陣的軍隊。

  台山北軍雖然在臺山軍府算不得真正的精銳,但是一些簡單的戰陣合擊之法,仍然是軍士日常操練的重要科目,甚至這些精銳軍士裏面,近乎一半的人都是依靠戰陣的神祕,有幸能夠跨入武道修行的行列。

  當然不會有人要冒充修行者進入北台山,因此這些軍士也不是維持秩序的。

  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位軍士站立如鬆,就像是雕塑一般,一直從山腳排到山峯之上。

  這樣的軍士用來充當風景,自然是有些奢侈了,但是方啓天就是要如此做,這樣才能讓那些宗門修行者知道,朝廷之所以威嚴,就是因爲朝廷有着一支足以鎮壓所有修行宗門的軍隊。

  個人力量固然重要,但是沒有達到能夠橫推八方無敵前,再怎樣強大的修行者在面對前赴後繼的龐大軍隊時,都必須要抑其鋒芒。

  畢竟,如今四方軍府的真正精銳,都是懂得合擊戰陣的武道高手,而且每一支軍隊中都有朝廷配備的修行者,因此某些強大的軍隊,單獨面對七境宗師都未必不能一戰,即使最終的結局會無比悽慘。

  每一位趕至北台山的宗門修行者,上山之前都會拿出一道帖子,那是軍部朝各個宗門發放的路引,這份路引不僅僅是宗門的象徵,更是代表着朝廷的認可。

  在北台山下,一位青甲將領漠然如鍾,就站在上山前的石道口,也不言語,他的身前放着一張紅木桌子,上面已經規整的放了數沓路引。

  北臺大營設立一位封營將軍,如今方啓天已經是本命境的修行強者,而這次前來北臺大營的修行者絕大數都是融元真觀境的修行者,真正的本命修行者是極少的,畢竟在宗門中,任何本命境的修行者都是宗門的砥柱,日後的宗師乃至聖人,都是從這些人裏面誕生的。

  以方啓天的修爲身份,此次夠資格挑戰他的宗門修行者並不多,當然也沒有人會自不量力的跑去挑釁他,因爲這次的鬥戰規則,無論生死,只決勝負。

  北臺大營中,方啓天是最高將領,在他之下就是三位督統,左軍督統,中軍督統以及右軍督統,軍中以左爲尊,因此左軍督統地位較高,隨後是中軍督統以及右軍督統。

  而山下這位青甲將領,當初正是坐於方啓天右手帳下,他自然是右軍督統,孫青。

  此次擂臺鬥將,雖然封營將軍這個位置是北臺大營中最高的,但是要從一位本命強者手中搶奪這個位置,並沒有哪個宗門修行者有足夠的自信。

  較之而言,三個督統位置就成了絕大數人看好的目標,恰好的是這三位督統都還沒有突破至本命境,也更容易對付一些,因此就給了許多人可以看見的希望。

  而且三位督統雖然要受封營將軍的節制,但是卻是北臺大營真正的掌權將領,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擁有獨斷專權,都可以不用請令,就能夠自行決策某些事情。

  可以說,三位督統各自掌握了近乎三分之一的北臺軍隊,如此大的權利,自然引的一些修行者趨之若鶩。

  雖然都是在宗門修行,但是也並非所有人都理念相同,這次燕趙相爭,廟堂之上不知道要空出多少缺位,有心之人自然想要把握機會。

  燕京絕大數宗門中,長老執事雖然不少,但是宗主只能有一個,而這些宗主裏面,能夠及得上廟堂一位王侯的權勢地位,卻並沒有多少。

  想要藉助這次機會一躍廟堂,成爲絕大數人眼中大人物的野心家未必沒有,而北臺大營的督統位置,就是最合適的跳板。

  這個位置幾乎能夠輻射向軍部各個方向,畢竟大燕如今數位王侯,當初都是從這個位置走過去的。(未完待續。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