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手足親情,愛莫能助
陳林最擔心的還是母親的贍養問題,他想將母親接到自己身邊照顧,但他與夢竹兩地分居,工作比較忙,自顧不暇,連自己的生活都照顧不過來,那有精力來照顧自己的母親。他只好去求助二個哥哥,希望他們能多擔當點,在母親身邊,幫助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母親李秀芬有自己的打算,她認爲遠香近臭,秦二孃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分開過也許還好點,真要住在一起,一個鍋裏喫飯反而更有矛盾,所以不管幾個子女說什麼,她就是要堅持自己過,只要自己能動的一天,就自己獨自生活。她向子女提出了一個唯一的要求,如果那天自己走了,希望將她葬在自己男人身邊,她死了也要守望着他。
陳林兄弟幾個商量後,按農村的風俗,正二八經請了當地一位風水先生給母親選擇了一塊墓地,遂母親的心願,將墓地挨着父親陳富貴墳地不遠處。陳林考慮倆個兄長沒有什麼經濟收入,主動提出來修墓地的費用全部由他承擔,倆個兄長負責出力請人修繕好。大哥強生比較忠厚老實,二哥強貴比較精明,喜歡算計,平時倆兄弟表面活活氣氣,暗地裏互相計較,都希望從母親那多得到一點好處。
這些年,陳林工作後,明裏暗裏都給了母親不少費用,每次李秀芬都將他郵回來的錢悄悄攢起來,捨不得花掉。每次那些孫兒女們開學時,她會揹着兒女們給孩子們零花錢,有的孩子得多了,有的孩子得少了,久而久之,各家兒女互相攀比,慢慢就產生了矛盾,雖然明面不說,暗地裏兄弟姐妹互相不服氣。陳林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們都是自己的兄姐,自己是小弟,有些話也不好說出來,他非常清楚,農村的貧困與無知,尤其是物資匱乏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使是親情,有時不是一二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陳林考慮再三,決定將給母親修繕墓地的經費交由大哥強生保管,統一支配,二哥二嫂嘴上不說,心裏很不安逸,所以後來在修繕母親墓地時,不管大哥強生成天怎麼吆喝,怎麼作急,強貴二口子就是不作急,用冷處理來一拖再拖。大哥強生看見二弟夫妻這態度,也沒辦法,只好同意二弟也像其他工匠師傅一樣,每天給付工錢,強貴二口子才感覺到公平,氣順了,幹活積極性也有了。
陳林後來知道這件事後,有點生氣。他本來想找二哥說道說道,但轉念又想,農村本來就窮,他們沒有其他來錢之道時,不緊盯着眼前那點好處,他們哪有能力去盯別處來錢之道啊?何況他長年不在家,母親老年生活起居今後還指望他們照顧,想到這些,陳林的氣也就消了。
有一年春節,陳林與夢竹回家過節,發現母親每天要到村東頭那口老井,自己擔水喫。陳林感到很驚訝,他一直以爲平時母親生活用水,家中的倆個哥哥會自動幫助照顧的,怎麼會忍心讓老母親自己拖着有病的身體去擔水呢。他詢問倆位哥哥,如果就在母親居住的附近打一口水井,需要多少費用,得到一個估算數後,陳林與哥哥商量,讓他們負責給母親打水井,他承擔全部費用,希望不要讓母親再這樣擔水喫,倆個兄長滿心歡喜,承諾好好給母親打一口自來水井。春節後,陳林回到單位,很快給倆個兄長郵去了打水井的費用。
一年多後,陳林以爲母親早用上了自來水井,結果讓他感到意外的事,大哥二哥用那筆錢給自己家打了一口水井,他們倆家早喝上了自來水,母親李秀芬照樣自己天天擔水喫。陳林無可奈何,只好重新郵了一筆打水井的錢回去,特意叮囑家中兄長無論如何這次要給母親打一口自來水井,不能讓母親再這樣受苦受累了。
打這事後,陳林對倆個兄長非常不感冒,多年後提起他的兄長們,都不想多說一句話。後來陳林發達了,倆個兄長兄嫂厚着臉皮來找過陳林多次,想讓陳林幫助他們家孩子謀一個好工作,讓兄長跟着他去發展,陳林一律拒絕,母親出面求情也沒成。
陳林不是那種六親不認的主,他有自己的原則,他也想幫助他的那些兄弟姐妹們,他也希望他們一個個比自己生活得更好。但他不是救世主,他自身能力有限,而且一個對父母不親不愛的人,內心是極度自私貪婪的,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怎麼會指望他對其他人好呢,弄得不好會引火上身。更讓陳林感受悲涼的是在物資利益面前,有時候親情也會一文不值,人心之貪婪,自私和冷漠,往往在不經意之間,瞬間會擊穿人的想像力。
陳林想好好去理理,但理沒清麻又亂,越理越亂,他最後乾脆不理了,隨它而去吧。這事困擾過陳林很久,他也說不清這是兄嫂們的過,還是自己的錯,他想試着努力去尋得答案,好幾次回家與夢竹談論到這些事,都無及而終。他希望隨着歲月的更替,讓時光慢慢去啓迪人們的思想與靈魂吧。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