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案首
沒等孔昭易反應過來,擠在前頭的一個人便上前笑着拱手道:“這位公子,您第一個出龍門,想必是定是榜上有名,敢問公子姓甚名,誰家住何方,給我等沾沾喜氣……”
孔昭易看對方一眼,擺了擺手,呵呵地笑着道:“呵呵呵……我只是跑得快而已,我還有要事,你找別人吧……”
孔昭易不欲糾纏就要鑽入人羣之中,那人還來勁了,拉住孔昭易的衣裳道:“別啊,公子就別說笑了,既然是頭牌出龍門的,那必然是才子,未來的秀才公,說一說,讓我等小人也沾沾喜氣,也好替公子你揚名……”
周圍的幾人也是湊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說道:“未來的秀才公,說一說啊,說一說啊!”
孔昭易見對方人多勢衆,也不想和他們起什麼爭端,只是將對方拉自己衣裳的手扯開,緊了緊手中的考籃,看了左右一眼,滿面笑容地看着幾人說道:“既然爾等如此誠心誠意,那我就……更不想說了……去休!!去休!!!”
說着,孔昭易緊抓衣袖,拎起考籃,猛地向前一竄,左突右進,像條泥鰍一般鑽入了人羣之中。
“這~!”
看着人羣中晃動的後腦勺,幾人討了沒趣而且也人潮洶涌沒法追上去,他們只能跺腳嘆息一聲,而後幾人見龍門中又涌出的數十名考生頓時便擠了上去。
“人心險惡,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孔昭易擠出人羣后又小跑了幾步才停了下來,他一邊整理起被東拉西扯衣裳,一邊回頭看着身後擁擠的人羣在心中默默想道。
只見擁擠的人羣中有幾名生性靦腆的考生被人拉住,不光是姓名住址連生辰八字都被人套了出來也沒察覺出來,繼續和這些陌生人掏心掏肺地說着話。
更有一些考生被人吹捧忽悠得找不着北,居然在人羣簇擁下念起自己考試所作的詩文來,考生滿臉紅光地念一句,圍觀的衆人就誇讚喝彩一句。考生沉醉於這衆星捧月的氛圍之中,彷彿是覺得自己此刻已經金榜題名高中狀元了一般。
孔昭易搖了搖頭,爲這些像猴子一般被人戲耍的考生感到了莫大的悲哀,這些考生大多都是屢試不第的老油條,數十年如一日的苦讀,頭都熬白了連個童生也沒考上,他們的人生信念與意義都被系在了科舉上,而此次多半也是空手而歸……
當然,也有一些富家子弟被人圍住討要賞錢,但是沒等這些潑皮得逞就被這些考生的僕從給驅趕了。
孔昭易又見有幾個考生痛哭流涕鑽出龍門前的人羣,一旁還有親友在那寬慰,也有得意之人,意氣風發地與親友高談闊論。
衆生百態,閱入眼簾。
孔昭易舉目四望,終於在考棚對面的酒樓旁找到了來時乘坐的馬車,只是並沒有見到孔昭燁的身影,只有趕馬的老僕王大成、王二虎和王三川耐心地候在馬車旁,孔昭易見狀連忙提着考籃大步走了過去。
“易少爺!”
王大成雙手接過了孔昭易手中的考籃。
“我大哥呢?”
孔昭易往酒樓裏望了望,沒找到孔昭燁,便開口問一旁的三人。
“易少爺……老爺醉了,正在車中休息……”
王二虎聞言,神色猶豫地指了指一旁的馬車車廂,小聲地回答道,彷彿是生怕吵醒了其中的孔昭燁。
“咳……十一弟啊……這麼早就出來了……”
面色微醺的孔昭燁掀開車簾,探出頭來,向孔昭易招了招手,“來……十一弟,進來敘話……”
孔昭易點了點頭,掀開門簾,坐進了馬車之中。
“十一弟,怎麼樣……”
孔昭燁靠在車廂上,神情緊張地詢問孔昭易考得如何,雖然他心中早有猜測,但是親耳聽見孔昭易的回答才能讓他徹底安心。
孔昭易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明白孔昭燁爲了家族揹負了很大的壓力,他爲了讓自己能夠成功考中花費了很多心血,自己如今能到這一步,孔昭燁出了不少的力,於是他壓低着聲音道:
“案首!”
孔昭燁神色一愣繼而便是狂喜,他閉上眼睛,頭抵在車廂上,一手緊握成拳,一手拍了拍坐墊,心中喜意怎麼也壓制不住,欣喜地低呼一聲:“好~~!”
良久,孔昭燁才緩過勁來,他長舒一口氣,上前拍了孔昭易道:“後面的四場考試你要做好準備,不要讓人抓話柄……待幾日後放榜,我們再回孔宅慶賀一番……”
因爲若是孔昭易想要摘得縣試案首的名頭,儘管第一場考了第一,後面幾場也都必須參加,因爲後面幾場的成績會影響排名,第一場排第一,並不意味着一直能排第一,幾場綜合起來的成績排第一才能成爲縣試案首。當然,孔昭易純粹是在走程序,使自己的名頭更具說服力與合法性。
孔昭易也沒有言語,只是平靜地點點頭,孔昭燁見狀,臉上便浮現出了笑容,靠在車廂上繼續醒酒。
孔昭易則是出了車廂,倚靠在車廂口欣賞着擾擾紅塵。
而這時,脫離了親友圍困的“頭牌”考生也終於可以彼此聯絡一番了,之前在龍門內的院子裏,衆人基本就混了個臉熟,連低聲寒暄也不敢,都只是相互點頭示意。
現今,三三五五的考生聚在一起四場遊蕩,和其他考生親切交流,不一會兒,八九個衣着華貴大家出身的考生便來到了酒樓旁,幾人紛紛朝孔昭易打着招呼。
“孔賢弟一馬當先第一個交卷,一定考得很好了!”
一名油光滿面的考生恭維道。
孔昭易跳下馬車朝衆人揖手行禮,一臉愧疚地回答道:“哪裏哪裏……只是尚可,我這人性子急,答完題目後也沒怎麼推敲和檢查,直接就交卷了……不像幾位兄臺還能耐下心來仔細打磨……”
另一名考生笑了笑說道:“孔賢弟真是太過謙虛了……素聞孔賢弟有賢名,屬文作詩更是無比慎重,如今第一個交卷孔賢弟定是信心滿滿,提前恭喜孔賢弟了。”
聞言,一旁的一名考生也對孔昭易拱手笑道“說的對!孔賢弟。若是今後一同在縣學進學,還望孔賢弟多多指點……”
“就是……”
“就是……”
其餘幾個富家子弟也是連聲應和道。
孔昭易見狀也能笑着附和道:“多謝!多謝……承蒙諸兄看重,若真是有那麼一天,小弟希望能諸兄把酒言歡……”
“好好好……”
……
大概又過了三刻鐘,龍門終於“放次牌”了,第二批考生從龍門中涌出,這一次,門口人羣的熱情淡了許多,雖然仍舊將門口擠得滿滿當當,但是喧鬧聲卻小了許多。
沒多久,人羣散開在龍門外面的空地上聚成一個個小圈子,有不少同窗或者同鄉子弟湊在一起討論剛纔的考試內容,有的人說簡單,有的說挺難,其中以說難的居多。
因爲很多參加縣試的學生因爲種種原因沒能真正熟讀四書五經,亦或是本身文筆和讀書能力差,都試圖以“押題”的手段來通過考覈。
這類考生會把優秀八股文當成背書來背,亦或是請了槍手猜題提前寫好背誦下來,這不是笑話,因爲若是真的撞上了,那就真能通過。若是押錯題了,他們就只能在考場裏隨便應付,等待來年再撞大運。
就在孔昭易閉眼曬太陽之時,便聽到王大成的聲音:
“垣少爺,垣少爺……”
隨後便見到王二虎和王三川兩個人朝着人羣中擠了進去。
沒一會,孔昭易便看見王二虎和王三川兩人提着考籃,護着三人朝馬車這走過來,身後還跟着六七個面生的考生。
孔憲垣也出來了,他就處在三人中央,還和其他幾人談笑風生。孔昭易看到孔憲垣臉上容光煥發的樣子,揣測他考得應該不錯。
路上,幾個相熟的同窗圍繞在孔憲垣身邊七嘴八舌地討論着。
“孔兄,考得如何?”
“孔兄,你感覺這題如何?”
還沒有等孔憲垣開口,一旁便有人抱怨:“這哪裏是縣試的題啊?太難了。”
“是啊,我完全不知道怎麼破題。”
“唉,我是考砸了。”
“尚可,進圈還是可以的……”
“……”
孔憲垣的一句話把周圍的幾名同窗都幹沉默了,而孔憲垣見到馬車上的孔昭易也頓時沉默了,顯然沒料到孔昭易會比自己更快交卷,他一直都在心裏想着和孔昭易較勁,沒想到卻又是被孔昭易壓了一頭,孔憲垣頓時就沒了之前那幅洋洋得意的神氣。
孔昭易看着一臉難過的幾人溫聲寬慰道:“考砸了沒什麼……這只是第一場,就算不過,還有第二場和第三場,只要你們今後用心,通過縣試並不難,要相信自己……”
“嗯!也是……”
“多謝孔兄……”……
那幾名考生又和孔昭易聊了幾句後便都告辭離去了。
“十一叔,你考得怎麼樣啊……”
見到外人都走了,孔憲垣終於打開話匣子,一旁的兩位族人聞言也都看了過來。
孔昭易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尚可,正常發揮而已……”
“十一叔,伱覺得你……”
孔憲垣有些不服氣地繼續追問道。
“咳咳咳……回家再說吧……”
沒等孔憲垣說完,孔昭燁就從馬車車廂中探出頭來中止了這場談話,接下來幾人便陷入了沉默的瞌睡之中。
一刻鐘後,在“放三牌”時,孔家的最後一名族人也出來了,孔昭燁的酒也醒了,他看着頭頂熾熱的太陽,便帶着孔昭易幾人回到了米鋪後院中。而孔昭易幾人回到米鋪後也是繼續苦讀備考,準備兩天後的第二場考試……
二月初九日,縣試第一場的考試成績出來了,上午巳時左右便會發圓案。
所以一大早,即便還未放榜,但是一千餘名考生就已經早早地聚集在了青浦縣試考棚外,一個個伸長脖子,神情迫切,靜待命運的審判,因爲第一場若是榜上無名,就意味被淘汰了,不能再參加接下來的考試,更別提考取秀才功名了。
孔昭易等人則是沒有混在這擁擠的人羣之中,而是躲在了酒樓之中喝茶,因爲考生實在太多,人頭涌涌,龍門前擠得人仰馬翻,要是真擠進去,怕是要出人命。
“讓道。讓道!”
但見一羣衙役從人羣之中橫穿而過,左右都是彪悍的衙役拿着水火棍開路,硬是在人羣中擠出了一條道。
與此同時,鼓樂手和炮手也都已經出來了,正準備放炮仗發案。
“咚~咚~咚~~!!”
“嘀嘀~嘀嘀……”
“噼裏啪啦……”
隨着三聲鼓點,吹手吹響了喇叭,炮仗冒起青煙炸得粉身碎骨,便見七名衙役拿起七張圓形大紅紙張貼到了牆上。
那七名衙役顯然也是經驗極爲豐富,一貼好榜便馬上閃人,四周的考生呼啦地涌了上前,把榜單圍得水泄不通。
縣試發案的紙張是圓狀的,取在縣試五十名以內,這張紙稱作團案。
團案(正案)里正中寫了大大的‘中’字,這中字寫的有技巧,一豎上長下短,取得是‘貴’字的字頭。團案只有五十人,以考生的坐號用圓式進行書寫,圍着‘中’字分內外兩圈,外圈是三十名,內圈爲前二十名。位於圓案內圈前二十名必過縣試,而位於外圈的三十名則不一定了。
沒在團案內的,爲出圈或叫出號,圈外再設副榜(副案)爲候補,每張副榜上面同樣有五十人,但不分內圈和外圈,統一以坐號圍成大圓圈。
若入副榜可以參加下一次考試,若是團案上的考生第二場考得不好,副榜上就可以補入團案的圈內。最後一場猶在團案上的考生,就算通過縣試,准許參加府試。
當然若是既不在副榜,也不在團案的,就說明被淘汰了,被稱作出圈,出號,那麼就只能明年再來。
此次發案,六張副榜加上團案外圈的三十人,一共是三百三十人有參加招覆和再覆的資格。
而衙役一閃人,衆考生都擠到團案的榜文那去看,因爲衆所周知,第一場是正場,比重最大,一般第一場能在團案上的,也說明了他的實力,到了最後出圈的機率很小,如果能列在內圈前二十名的就更好了,那麼只要不作死,基本保送進府試了。
“好,出圈了,我出圈了!”
“哈哈,我也是,同喜同喜!”
在團案上找到自己座號的考生欣喜若狂,而沒找到的則神色凝重,連忙把目光轉向旁邊的副榜繼續找。一千多名考生,把龍門外面圍得是水泄不通。
大概過了有一刻鐘,人羣才漸漸散去了一些,不像之前摩肩接踵那般。
孔昭燁淡定地抿了一口茶,看了眼一旁激動難耐的孔憲垣四人,淡淡地問道:“是讓王大成他們三兄弟幫你們去看,還是你們自己去啊?”
“爹!我們自己去!!”
孔憲垣站起身來激動地回答道。
孔昭燁瞥了眼一旁的孔昭易見他沒反對,點頭說道:“嗯!那就你們一起去吧,注意安全!”
孔憲垣聞言一喜,當即就帶着其他三個族人衝了出去,孔昭易則是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看着面前的洶涌人潮和那角紅色的榜單,孔昭易莫名地回想起了高考查成績之時的興奮與激動,想到這裏,就算是已經知道了成績的孔昭易也變得熱血激情。
雖然孔憲垣是先帶着人擠進了人羣,但是由於孔憲垣個頭小,在人羣中擠來擠去,連方向都辨別不清,最後也只能在孔昭易和其他三個成年族人的護持下一個勁兒地往前蹭。
五人還沒到正案近前,就聽到有人哀嚎:“出圈了……”
也有人一邊向人羣外跑去,一邊興奮地大喊:“我過啦!”
在擁擠的人羣中,孔昭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拉着孔憲垣這個小土豆擠到了前排。
正案裏外兩圈人,上面的字不大,加上都是甲乙丙和壹貳叄這些字,沒有考生的具體姓名,想從中尋出自己來還真有些困難。
孔昭易跟普通人一樣,到了前排之後,目光首先看的是正案上內圈那二十個人的考棚和座位號。
只是,孔昭易擡眼一看,就在圓案的內圈處找到了自己的座號,“甲字玖號”的字樣寫在內圈的首位(提高一字寫),意味着他首場的成績位列第一。
孔昭易沒有聲張,而是馬上去幫孔憲垣找。
找了小半晌,終於在副榜的第三張紙上,找到了孔憲垣的座位號。
孔憲垣看見自己的座位號卻是愣在了榜單前,神情從興奮變爲了稍微有些失落,而後情緒再次發生了變化……雖然縣試第一場他沒有過,但至少有招覆和再覆的機會,並非失去了錄取的可能。
此時,善解人意的孔昭易見狀當即就用略帶遺憾的口吻寬慰道:“賢侄不要失落,雖然這次遺憾沒能進團案,但是也考進了副榜,非常好……而且你年歲還小,後面總有機會……”
頓時,孔憲垣剛剛展露出一絲笑意的小臉就僵住了,他很懷疑這話是安慰還是傷口撒鹽,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擡頭看向孔昭易故作關心地說道:“十一叔,找到你的了沒?我好像沒在這上面看到你的……”
“不用了……”
孔昭易擡起頭,微微一笑,正想要找個藉口搪塞過去,畢竟他可不想打擊孔憲垣稚嫩的心靈,這種少年人年紀小變數大,要是受了刺激,道心崩潰只是小事,孔昭易就怕他一下子想不開,那他孔昭易就罪過大了……
只是沒等孔昭易說完,孔憲垣就滿面笑容地說道:“十一叔……我來幫你找一下”
孔昭易來不及阻止,就看見孔憲垣趴到團案上認真找了起來,只是當他看到團案內圈那個熟悉的座位號時就呆住了,不喊也不鬧,只是悶着氣在那裏不動,雙眼失去了神采。
孔昭易沒有說話,只是拉着孔憲垣繼續榜其他三名族人尋找座位號,一番搜尋,結果不錯,三人都進了副榜,得知五人皆名列榜單後孔昭燁就趕緊帶着幾人回到了米鋪,因爲明天將舉行第二場招覆的考試,孔憲垣幾個名列副榜的人顯得有幾分着急。
休息了一日,到了二月初十日開始縣試第二場招覆,亦名初覆。
當初從各鄉各村來赴青浦縣縣試的一千餘考生,在昨日出案後已是散去了大半,各自踏上了歸程。到了這一場時,赴考考生只剩下三百五十人,與第一場考棚前爆滿的場面,不可同日而語。
一場淘汰近三分之二,真是可怕的淘汰率。而整場縣試是一千取五十。進了考場位置也調整了,孔昭易等五十名團案的士子,被安排在公堂前考試,直接處於知縣劉郇膏,縣學教官的眼皮子底下。
不過,即便孔昭易是坐在第一排,他也仍舊繼續四平八穩地答題,第一個交卷……
本次縣試,主考官劉郇膏選擇考五場,其中第二場考試內容爲八股文,默寫《聖諭廣訓》百字左右;第三場考試內容是八股文以及經文、一首五言六韻詩,律賦一篇,默寫《聖諭廣訓》開頭兩句;第四場以及第五場一日連考,考試內容是詩歌、經文、時文。
待到考完第三場放榜之後,孔昭易的名次依舊在團案內圈首位,而二十名的名次也十分穩定,內圈諸人也是牢牢不動,外圈名次也只變動了三位,孔憲垣四人無一上榜。
待二月十四日考完最後一場,就不會再發案,主考官批閱完所有試卷,便開始拆彌封,給考生排名,而這個過程一般會花費三天時間。
一轉眼便到了二月十七日,正是縣試結果放榜的日子,這一大早,縣衙門前的布告欄前便擠滿了人,簡直是萬人空巷。
一衆考生都在焦灼等待中煎熬着,這次參加青浦縣縣試的考生一千名,最終能過關的只有五十人,錄取率只有不到5%,競爭異常殘酷。
所以雖然在場的絕大多數考生都清楚自己就根本無緣榜單,但是仍舊留了下來,湊在縣衙門口等待放榜,即便是之前那些出圈的考生,因爲即便他們的名字不在榜單上,但是親眼目睹了放榜盛況,這將不斷激勵他們在科舉一路上繼續努力。
上午巳時,照例是三聲鼓點,在鼓樂手吹吹打打的喜慶樂聲中,兩名衙役擡着一張大紅紙走了出來。
“全部退後三步,不得擁擠!”兩名帶刀的衙役把布告欄前清空出位置,而負責貼榜的另外兩名衙役迅速地把榜單貼上牆,然後四人把守住兩邊,免得擁擠的人羣把榜單給撕壞了。
縣試的最終結果不再用團案,而是從右至左排列的方式,稱爲長案,一共錄取五十人,這些人都獲得參加四月份的府試的資格。
“案首是孔昭易!”
紅榜一貼上牆,立即就有有眼尖的大叫起來。
“縣試案首……孔昭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