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從幾個僥倖逃生回來的西夏武士的口中,沒藏秋水獲悉有一羣身份不明的人襲擊了前去投毒的武士,導致投毒計劃破產。武士形容的這些人的面貌特徵,讓沒藏秋水的心猛地一沉,如果自己猜得沒錯的話,這些人很可能是自己家族的成員。
根據潛伏在宋軍中的臥底的報告,宋軍已經得到了解藥。而這種來自異域的毒藥非常罕見,除了自己家族的人,其他人知道解毒方法的可能性不大。
“難道家族中有人暗中幫助宋軍,與自己作對?”這個念頭讓沒藏秋水既不解,又不安。她本想就此向族長詢問,但想到近兩年彼此意見不合,聯繫漸少,貿然開口未必會有什麼結果。“會不會是族長做的呢?”
張元向沒藏秋水建議道:“皇后,好水關雖然有李元罩將軍鎮守,但兵力畢竟有限,恐怕很難抵擋住宋軍大部隊的進攻。臣以爲,不如收縮防線,將好水關守軍調回延州城,在延州城下與宋軍決一死戰。”
沒藏秋水瞪了張元一眼,呵斥道:“兩軍尚未接戰,就主動放棄城池,且不說好水關是延州城門戶,一旦放棄,延州城就失去了最後的屏障,而且對我軍的士氣也是沉重的打擊。此策不可取!”
被沒藏秋水訓斥了一番,張元默不作聲。就在這時,有人進來通報:“稟報皇后,拓跋隆將軍率潑喜軍抵達延州城外。”
沒藏秋水驚喜地說:“讓他們進城。”
前面介紹過,潑喜軍就是西夏的炮兵部隊,操作拋石機,協助攻城。這支部隊雖然只有區區兩百人,卻是李元昊精心訓練、寄予厚望的一支奇兵。他們個個都是能工巧匠,建造的拋石機堅固耐用、射程遠、力度大、準確性高,可以一舉摧毀泥土夯築的城牆,即便是磚石結構的城牆,經拋石機的數次擊打也會垮掉。龐大的拋石機在潑喜軍手裏,就如同彈弓一樣操作靈活、運用自如。所以,李元昊對潑喜軍非常珍惜,沒有他的命令,誰也無法調動這支部隊。如果不是沒藏秋水開口,李元昊還捨不得將潑喜軍送上戰場呢!
沒藏秋水調來潑喜軍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守城。她要用這支奇兵來協防好水關,摧毀宋軍渡河的船隻和攻城的器械。根據她的命令,潑喜軍在指揮官拓跋隆的帶領下迅速趕往好水關,不分晝夜地建造拋石機,部署在城牆上,隨時準備迎接宋軍的進攻。沒藏秋水還爲好水關增派了五千人的援軍,使好水關的守軍增加到近萬人。一個小小的關隘有這麼強的防禦力量,攻城的難度可想而知。
李元罩派出巡邏隊,沿着好水河上下游巡弋,阻止宋軍避開好水關正面防禦,從上下游渡河登陸。一旦發現宋軍渡河,騎兵立即馳援,同時運用強弓硬弩,射殺登上灘頭陣地的宋軍。
再看宋軍一邊,攻城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穆桂英下令,從好水關的東面和南面渡河強攻,另派出兩支各五千人左右的奇兵,從上下游渡河,分散敵人的兵力。先頭部隊渡河併成功搶佔灘頭陣地後,立即運送攻城器械過河。
次日一早,隨着一聲令下,攻城戰打響了。宋軍將士奮力划船渡河,楊門女將在岸邊督戰。好水關離河岸很近,渡船剛剛劃到河心,就已經進入了拋石機的射程內。拓跋隆命令潑喜軍推動底部裝有輪子的拋石機,調整角度和方位,將西瓜大小的石頭放進彈窩,一聲令下,這些石彈凌空拋出,準確無誤地命中了河心的渡船。渡船被從天而降的石彈擊得粉碎,船上的宋軍紛紛落水。片刻之後,第二批石彈飛出,宋軍的渡船又損失了一批。
在岸邊督戰的楊門女將被這一幕驚呆了,她們沒有想到西夏人的拋石機竟然如此厲害,簡直是彈無虛發。能把拋石機運用到如此程度的高手在宋軍中也非常罕見,看來此前低估了西夏軍的技術水平,以爲他們只是一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野蠻人,只會憑一把子力氣逞匹夫之勇。
沒有被拋石機擊碎的渡船靠岸後,立即受到岸邊的西夏弓弩手的狙擊。西夏人制作的弓號稱“神臂弓”,可見其力度之大。很多宋軍剛剛跳下船就被射翻在水裏。不一會兒,從淺灘到岸邊,已經遍佈宋軍的屍體。成功衝上河岸的宋軍憑着盾牌的掩護向前推進,西夏騎兵撲了上來,槍刺、刀砍、馬踏,很快將這些宋軍消滅了。好水河的上下游也傳來消息,另外兩支渡河的部隊同樣遭到了西夏軍的猛烈阻擊,先頭部隊幾乎全軍覆沒。
眼見着將士們傷亡慘重,宋軍的屍體順河而下,從大家的面前漂過,穆桂英和楊門女將都心痛得直跺腳。幾路渡河部隊都受阻,付出了數以千計的傷亡,也未能搶佔一塊灘頭陣地。無奈,穆桂英下令暫停進攻,以免造成更大的傷亡。剛剛從中毒危機的恐慌中走出來的宋軍將士,士氣再度低落了下去。
穆桂英讓將領們回去安撫士卒,給大家打氣,全軍改善伙食,發放酒肉,讓將士們好好地休整,爲下次進攻積蓄體力。
入夜,穆桂英把將領們召集到自己的帥帳,商議對策。
發明家
帥帳內,大家的情緒都很低落,本以爲可以憑一鼓作氣拿下好水關,孰料,竟然遭此重創。下一步該怎麼辦,誰的心裏都沒有數。
這時,佘太君在楊九妹楊瑛和楊文君的攙扶下走了進來。佘太君看了看沒精打采的衆將,笑道:“怎麼都是這副模樣?勝敗乃兵家常事,我佘賽花馳騁疆場這麼多年,勝仗打了很多,敗仗也吃了不少。如果打一次敗仗就一蹶不振,那以後的仗怎麼打?輸不起的將軍不是一個稱職的將軍,輸不起的元帥也不是一個稱職的元帥。”
佘太君的話鏗鏘有力,讓衆人的精神爲之一振。穆桂英走上前,單膝跪倒,“此次慘敗都是我輕敵冒進所致,請太君責罰!”
佘太君扶起穆桂英,道:“你是元帥,我又不是皇帝派來的監軍,怎麼責罰你?桂英,人要承受得起挫折,否則怎麼成就一番功業?過去你打過大勝仗,但還沒喫過真正的敗仗,我擔心的就是這一點。一次敗仗就打掉了你的信心和勇氣,再也振作不起來。全軍上下都看着你,你如果氣餒了,將士們會怎麼樣?”
穆桂英點頭道:“請您放心,我不會垮下去的。”
佘太君衝楊瑛使了一個眼色,楊瑛把手中捧着的一個錦盒放到穆桂英的几案上,笑眯眯地對大家說:“我給各位送禮來了!”說罷,開啓錦盒,從錦盒的左邊拿出一件不知名的東西。看到大家不解的眼神,楊瑛解釋道:“這是個牛皮吊兜,人可以坐在裏面,用鐵環懸掛在繩索上。”楊瑛把楊文廣叫過來,讓他坐進去示範給大家看。
楊大娘周氏問道:“這個東西做什麼用呢?”
楊瑛笑得更加開心了,頗爲自己的小發明得意。“我今天白天看將士們乘船渡河,遭到敵軍石砲(拋石機)的攻擊,傷亡很大。渡船目標大,速度慢,行動不便,容易被敵人發覺,成爲石砲的攻擊目標。所以我靈機一動,想出了這麼一個主意——我們可以乘敵人不備,將結實的繩索用牀弩射到對岸的樹上,然後讓將士們乘坐這種可以懸掛在繩索上的吊兜,迅速地滑過河去。這樣目標小,速度快,機動靈活,不易被敵人發覺。多處同時行動,可以迅速運送大量士兵到河對岸。等敵人察覺了,我們的將士已經完成集結,牢固地佔領了灘頭陣地。”
燒火丫頭楊排風情不自禁地擊掌道:“好主意!我願意第一個渡河,試試這種新鮮玩意兒,也搶個頭功!”
八妹楊琪道:“也算我一個!”
楊瑛連忙拱手道:“多謝八姐、排風捧場!”
穆桂英頻頻點頭,“的確是個好主意,該給九姑姑記一功!”
“先別忙”,楊瑛又從錦盒的右邊拿出一樣東西。這東西怪模怪樣,像個陶罐,但陶罐的表面上有很多又粗又大的蒺藜刺,畸形、醜陋,簡直是陶罐裏的醜八怪。陶罐的上方有個眼,露出一段鞭炮引信樣子的東西。
楊文廣探頭向眼裏看了看,什麼都沒看到,就問楊瑛:“這裏面是什麼啊?”
“火藥!”衆人被唬得一退。
火藥當時在軍事上的使用還不普遍,所以包括穆桂英在內,大家對這個東西都不是特別瞭解,只知道它的威力大,可以將人炸得粉身碎骨。見大家驚恐的樣子,楊瑛連忙道:“大家不要擔心,沒有危險。”
她躊躇滿志地走到帥帳中央,“我不像各位身懷絕技,可以上陣殺敵,但也想爲保衛大宋江山社稷,爲弘揚我楊家忠烈門風貢獻一份力量。瞭解到火藥這種東西后,我就潛心研究如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