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缝缝补补把货卖 棉服飞出小鸭来
1992年,前苏联解体,中国商品开始进入俄罗斯。那时正是俄罗斯人如饥似渴地寻找生机和出路的时候,堆得像小山一样的中国货会很快被他们抢购一空。当他们发现中国的所谓名牌“阿迪达斯”等是仿制品和低劣的产品质量时,抢购风渐弱,人们开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商品。
就在人们对中国商品怀疑又需要的时候,我們来到了乌兰乌德。
让人伤心的是,中国商品真不给我們争气,使我們卖货人得了“心虚病”,卖货时会感到底气不足。我們卖中国货,首先要准备一把剪子,剪掉衣服上的毛边和线头,還要学会缝缝补补。看上去漂亮的中国服装,我們甚至不敢让买者试穿,因为穿一次衬裡就会开线,必须自己再把它缝上,否则卖给谁呢?我們的猪皮夹克就是這样。更糟糕的是皮子质量太差,薄一块、厚一块、一刮就坏,仔细一看,還有小窟窿眼。人们的经验是用泡泡糖堵漏洞,再打上夹克油,就是神眼也看不透。买者穿一段時間后,泡泡糖掉了,窟窿眼就露出来了。后来在市场上還出现了纸制的板鞋底子和纸制的“皮靴子”。
不知道這有才的产品创意人在哪裡?你很了不起,真是生财有道哇!
当时,有些人买货时总要问這是谁的产品。为了迎合买者的心理,也为了把货卖出去,人们常会回答:這是南韩的,這是蒙古的。看着他们把中国货硬给戴上個外国帽子,我心裡很不舒服,但又无可奈何。而当买者问我时,我会照样說:“這是中国的。”她们又会问我,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你的是中国的?而他们的是南韩的、蒙古的?我就告诉他们說,這裡是中国市场,所有的产品都是中国的。包括乌兰乌德人和蒙古人卖的货,也都是中国的。我亲眼看到他们成群结队地去中国满洲裡上货,怎么会卖的时候就变了呢?买者還会问,而他们为什么会那么說呢?我說因为你们爱听,不那么說你们不爱买嘛。我会反问他们說,你们为什么不想想,南韩和蒙古的商品,会有這么低廉的价格嗎?同样的东西,为什么說成是人家的,你们就喜歡了?說明我們的东西還是好,只有中国商品能够满足你们的需求,是中国货成全了你们。听了我耐心的解說,他们会說:“嘎涅师那(当然了)”。
有人說,流到俄罗斯的商品都是中国的货底子。其实不是這样,许多厂家正在适时地为俄罗斯人生产他们喜歡的服装。关键是那时候中国人的质量观念太差,总以为人家傻好糊弄,结果是糊弄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听說在莫斯科的报纸上,出现了這样的漫画:一個身穿中国羽绒服的俄罗斯男人,肩膀上竟然飞出了一只小鸭子。画面上写着“警惕中国商品”,用以告诫人们。
其实這幅漫画更应该告诫的是中国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人,你们的杰作穿在外国人身上,丢的却是中国人的脸。中国商品大量涌入俄罗斯是歷史发展长河中的一股激流,你是激流中的淤泥、沙石,你应该对歷史负什么责任?
一次,一個穿着带帽蓝色皮夹克的姑娘找到我說:“你看,這是你卖给我的衣服,怎么這么掉色啊?”她抬起头,手指着脖子說:“你看我的脖子都变成蓝色的了。”
我知道這衣服是我卖给她的,就安慰她說:“沒关系,它使你更漂亮了。”
“漂亮?”
“是啊,你看。”我从她的颈部往上指着說,“這是蓝天,這是白云。”
“這是什么?”她指着满头乌发說。
我說:“那是乌云密布,不好了,天快下雨了,你赶快回家吧。”
姑娘被我逗乐了:“你太有趣儿了,沒关系,我很漂亮!是吧?”
她高兴地走了,消失在笑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