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第四百二十四章紅樓潛龍在淵38 高家……

作者:蕭凌凌凌
高家接到按察使府邸的貼子,高古梁看到那上面的名字,怔愣了一瞬,“是他啊,我來金陵也有幾個月了,怎麼今日想到送貼子過來了”

  “想來是之前二老爺和二夫人剛到,需要時間安置,就沒有打擾,”管家遲疑道。

  高古梁不覺得是這個原因,高家和陳家原本都和太子有關係,但他們在京中卻是井水不犯河水。

  陳景軒自小機靈,被選爲太子伴讀,是忠實的太子黨。

  高家不一樣,原是不涉黨爭的,後來女兒成了太子妃,他們才站在了太子一邊,但要說嫡系,還得是陳景軒這些人。

  高家人的態度擺在那裏,因爲太子妃才站在太子身後,可偏偏太子並不寵愛太子妃,只當嫡妻敬重,對高家並沒有多要求,那高家也不上趕着了。

  就這麼着,高家說是太子一黨的人,其實也沒幫太子辦過什麼事,後來太子出事,他們只心痛自家女兒沒了,卻沒受什麼牽連。

  陳景軒和他們就不是一路人,在京城很少來往,現在主動上門,莫非有所求

  想到宮裏的義忠郡王,難道是想高家幫忙護住這位太子的血脈

  高古梁心裏暗自思忖,拿着帖子回了正院,並叫來二兒子和兒媳一起商量。

  高華啓攜妻子姚氏一起來正院,還帶上了高婉瑜,小小的人兒穿着大紅喜慶的衣服,粉雕玉琢般,特別惹人喜愛。

  姚氏是高華啓的師妹,當初他讀書不行,總是比哥哥少了幾分靈光,高古梁想着再爲兒子籌謀一把,於是託關係送去了祁山書院。

  那是山東最好的書院,大儒雲集,連高華啓的哥哥都沒這待遇。

  奈何不行就是不行,考中秀才後再無存進。

  但有一樣,他本人是個活潑討喜的性子,知道自己在讀書上面不靈光,竟想到了記錄下老師們的教誨,寄送回京城,交給兄弟們。

  這份善心,最終入了姚院長的眼,認爲他爲人敦厚,友善兄弟,也能處理好人際關係,不會因自己得了好處,就得罪了其他兄弟去。

  於是起了心思,把身體比較弱的嫡幼女嫁給他。

  姚家可是大族,除了好幾位在京城當大官的,還出了姚院長這樣的大儒。

  祁山書院的規矩,院長不是世襲的,而是前一任院長卸任前,由書院的夫子們推舉學問最好,教學年限超過十年的人擔任。

  姚院長能上任,純粹是學問過人。

  除了有一個大儒父親,姚氏還有兩個出息的親哥哥,叔伯堂兄弟就更不用說了。

  當初要不是姚院長看重,高華啓還真娶不到姚氏。

  姚氏生得花容月貌,只是身體孱弱,姚家恐她嫁人後因爲身體原因,受了委屈,再加上是幼女,難免嬌養些,那些人情世故雖然教過,卻也沒強求。

  因此找夫婿的時候,就沒往高門大戶家的繼承人中尋,高華啓雖然讀書不行,處理人際關係還是可以的,這樣就不用自家姑娘拖着病體操心這些了。

  高家的爲人確實不錯,姚氏嫁進來幾年都沒懷孕,好容易得了一女,又因爲出生時太過羸弱,養了幾個月就沒了。

  姚氏身體不好,性子倒不怯弱,只孩子沒了,不可能不傷心。

  高婉瑜的出現,彌補了一些遺憾,養在身邊,倒是開懷了不少。

  見此,長輩也就不把這孩子抱走,讓她自己帶着,這會兒見夫妻二人抱着小人兒過來,不由驚訝,“這會兒抱來做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見此,長輩也就不把這孩子抱走,讓她自己帶着,這會兒見夫妻二人抱着小人兒過來,不由驚訝,“這會兒抱來做什麼”

  “是這麼回事,剛剛阿沁身體不適,叫了大夫說是有喜了,”高華啓興奮道。

  “這是好事啊,”高古梁夫妻二人高興不已,忙招呼兩人快坐下,“大夫怎麼說,可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說是累着了,需要好好休息,兒子想着讓母親照顧婉瑜一段時間,等生下來再說,”高華啓道。

  姚氏羞澀的笑笑,眼裏溢滿了歡喜,“要勞煩母親了。”

  “這有什麼勞煩的,添丁是大喜事,我高興還來不及呢,”高二太太笑着道,“婉瑜這孩子就放在我在,你要是想了,隨時過來看。”

  “那感情好,養了這孩子這麼長時間,這一時半會兒不在,我還真有點不適應,”姚氏笑道。

  一家四口說說笑笑,言語中已經把高婉瑜當成了高家的女兒,仿若姚氏親生的一般。

  這樣一來,想來平時更不會露出什麼馬腳,叫人看了覺得意外去。

  說笑了一會兒,高華啓才問起父親叫自己夫妻前來,有什麼事

  “是這樣,我也不知這陳大人前來拜訪所謂何事,但總歸是京城老鄉,等明日他上門,你跟着我一塊待客,”高古梁道。

  按理來說,他是長輩,應是陳景軒來拜訪,兩人是幾句客套話,然後由高華啓這個同輩招待,偏陳景軒又是他的上司,要是說的公事,他總不好避開去。

  “陳景軒”高華啓疑惑,“我們與齊國公府素無往來,他來幹什麼”

  “會不會是爲了宮裏那位郡王”高夫人心更細些,高婉瑜又在跟前,一下子想到了宮裏太子唯二的血脈。

  “我也這麼認爲,”高古梁看了雙手捧着點心,像個小松鼠一般啃點心的小孫女,心裏慼慼焉,“要是不麻煩,也不是不能答應。”

  好歹是婉瑜的親兄弟,只是深宮之中,他們的能力也有限。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初太子妃掌管宮務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借勢往宮裏安插人手,太子妃雖留下一些人脈,現在新帝登基,還不知有幾人可用。

  因此高家在這方面,也是無能爲力。

  “我看不像,”高華啓想了想,覺得陳景軒不是這種人,“父親是長輩,不太瞭解他,我常在京城廝混,雖和他接觸不多,也知道是個極爲懂分寸,也願意體諒人的。”

  從他身爲太子最信賴的人,卻能和其他人相處和諧就知道,應不會提出一些過分要求。

  “那是從前”高古梁用蓋子一下下拂開茶葉,半響放下茶杯,一口都沒喝,“太子身邊的人,我和你大伯三叔怎麼可能不關注。這位齊國公府的繼承人,從前確實是個君子,端方持重,可從邊關歸來後,整個人都變了,手段狠辣多了。”

  想想吧,他到江南後,這地界發生的事,一樁樁一件件,哪裏脫得開他的影子

  高古梁也是到了江南後才發現,自己進了人家的勢力範圍內了,這纔多久,一年多點吧,就把江南掌握在自己手裏,管得水泄不通,唯一不是他人的江右良,也和他關係莫逆。

  就這大逆不道的做派,與當初的甄家也不逞多讓

  偏太上皇信任有加,是不會相信他有反心的。

  畢竟陳景軒爲太子可捨生死,太子在那麼大的優勢下,都放棄了謀反,他又何必再來一次,大概率還是爲了那個外甥吧。

  “從那件事過後,陳景軒算的上家破人亡,唯一的同母妹妹沒了,妻子和兩個兒子都死了,齊國公府裏剩下的,也就他爹,想來那繼妻生下的,他不會放在眼裏。”高古梁也是由此,才猜到這位性情大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從那件事過後,陳景軒算的上家破人亡,唯一的同母妹妹沒了,妻子和兩個兒子都死了,齊國公府裏剩下的,也就他爹,想來那繼妻生下的,他不會放在眼裏。”高古梁也是由此,才猜到這位性情大變。

  高家三人想想也是,以往就聽說齊國公府繼承人疼愛妹妹,對太子忠心耿耿,想來對宮裏那位郡王感情不一般,加上他現在算是孑然一身,可不把外甥看成全部了嘛。

  “那我們要如何應對直接回絕恐惹人記恨,”高華啓擔憂道。

  其餘人也滿臉愁容,生怕這陳景軒瘋起來不管不顧。

  姚氏忙安慰公婆丈夫,“他齊國公府厲害,我高家和姚家也不差,何必太過憂慮。”

  她有這個底氣,她大伯是京城二品大員,要是陳景軒不講理,直接彈劾就是。

  高夫人拍拍她的手,“你不用操心這些,現在最重要的是肚子裏的孩子。”

  “是啊,”高古梁回過神來,“你們夫妻先回去吧,等過了明日,知曉其來意,再討論也不遲,還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猜測的那樣呢。”

  高華啓心疼自己的妻子,聞言忙扶着妻子告退出去。

  高古梁和高夫人對視一眼,齊齊嘆氣,事情沒這麼簡單。

  真要告上去了,那不是明晃晃在說,他們高家藉着太子妃的勢,在宮裏安插了人手嘛

  要不然陳景軒爲什麼要求上門

  肯定是當初太子和他說了什麼,有了這懷疑,太上皇和新帝估計都要對高家不滿了,可真是犯了大忌諱了。

  因此這事,不管怎麼樣,都不能鬧到聖上面前去,少不得妥協一二了。

  陳景軒不知道一張帖子,就讓高家人想了這麼多,要是知道,估計會很高興。

  他們自己腦補嚇到自己,對陳景軒的到來就會格外慎重,對於他的要求,也就不敢強硬拒絕了。

  事實上也是,第二天陳景軒登門的時候,高家父子相當客氣,親自到門口相迎,然後一路殷勤迎進書房。

  閒聊一番話,陳景軒也不廢話,開門見山道,“我來,是想和高家合作做生意。”

  “做生意”高古梁一愣,怎麼也想不到會是這個緣故,憑齊國公府的人脈,和陳景軒在江南隻手遮天的實力,什麼生意做不得,何必找上高家,別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生意,拉高家下水吧

  他心裏一突,和兒子對視一眼,提高了警惕。

  “我不缺錢,未來也不準備再娶,錢財於我而言,可有可無,”陳景軒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拋下一顆大雷。

  高家父子震驚不已,什麼叫做不準備再娶

  陳景軒可還沒有兒子,這不是絕後了嗎

  陳景軒看他們一眼,自顧自道,“但我有一個外甥,他雖被封爲郡王,但未來也就是個富貴閒人,等到自然再沒了優待。皇上雖是他四叔,但他身份尷尬,不適合入朝爲官,我這個做舅舅的,保不住他的母親和父親,也只能多掙一點銀子,至少讓他一輩子喫喝不愁。”

  高古梁聽他提到義忠郡王,總算回了神,心也緊緊提着,“是什麼生意”

  “我這裏有一些紡織機的圖紙,可以幾倍提高紡織的效率,打算開辦紡織廠,這些本該歸織造管的,”陳景軒道。

  “不不不,”高古梁連忙搖頭,“民間創辦的工坊,不需要織造衙門同意,陳大人自便就是。”

  那提高几倍效率的話,讓他臉色微變,覺察到未來可能有的危機,但也沒多說,只想把人儘快打發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那提高几倍效率的話,讓他臉色微變,覺察到未來可能有的危機,但也沒多說,只想把人儘快打發了。

  “好東西不能只用來自己賺錢,”陳景軒喝了一口茶水,慢條斯理道,“自然要上貢給皇家的,但我也有點私心,想着爲外甥多賺一點。”

  “那您的意思是”高古梁懂了,他想拉織造府下水,但不知道他打算怎麼做,只好裝傻。

  “我出圖紙機器,織造衙門出技術人才,一起開辦工廠,所得利潤,該交稅交稅,剩下的織造府一份,京中郡王一份,你看如何”陳景軒道。

  所謂織造府一份,其實就是給高家的,因爲交稅了,就可以算作是織造府的功勞,剩下那份錢當然可以由高家佔領。

  而義忠郡王那份,也是在太上皇和新帝面前報備,太上皇現在很寵義忠郡王,知道後也不會怪罪,反而會欣慰。

  至於新帝,有太上皇在,他也不會去惦記侄子那點銀子。

  也就是說,這門生意一點風險都沒有。

  既然如此,那陳景軒爲什麼要找他,分薄利潤呢

  “一來對於各色布料的織法,只有織造府的工匠和織娘們最清楚,且他們技術精湛,知道如何改良,讓其適應新的機器,在不降低品質的情況下,提高生產效率。全江南最好的技術工,都在織造府,如果我臨時培養人手,花費的時間就長了,得不償失。”

  “要是僅僅織一些市面上有的普通的布,所得也有限,其餘工坊雖然沒有我們機器的效率,但他們提前佔據了市場,想要迅速撕開一個口子,不僅得價格更低,也要布料更好。”

  陳景軒擡眼看了陷入沉思的二人一眼,喝了一口茶,繼續道,“這二來,要做就做大,小打小鬧才能掙幾個錢,有織造衙門的支持,人手資金都不缺,再找一處適合建工坊的地盤,轉眼就能鋪開來。”

  “我能看看那紡織機的圖紙嗎”通過陳景軒的描述,能想象到這將會是一場引發紡織業變革的大動盪。

  高古梁一時間有點拿不準,該不該答應。

  很快這機器帶來的影響,會席捲整個大楚,讓原先的小作坊都沒了活路,也會讓那些在家裏紡布的婦女,沒了金錢來源。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弄不好會引來大動盪

  “當然,”陳景軒從懷裏掏出一打圖紙遞過去,“聽說六少爺喜得一女,想當年太子妃出嫁,十里紅妝,一百二十八臺嫁妝滿滿當當,想必高家耗費無數。未來高小姐也不會比姑姑差,高家的女兒生來就是享福的。”

  高古梁伸出的手一僵,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整個人忍不住要顫抖,面上卻還強制鎮定着,“比不了,比不了,她哪裏比得上太子妃娘娘。”

  陳景軒一笑,看了眼臉上竟冒出冷汗的高華啓,“都是高家的女兒,都很尊貴。”

  說完他轉移話題,“對了,想來你們還不知道,太子妃的女兒,在東宮出事前,被送到齊國公府,偷偷交給了陳家旁支撫養,可惜後來出事,被僕人拐走。說來這事是我對不住太子和太子妃,那孩子在拐來江南的路上,一病去了,葬在姑蘇城外,如果你們有心,可以去祭拜一番。”

  “什麼”高家父子目瞪口呆,郡主明明在他們家,還是太子妃的奶嬤嬤親自送來的,不會有錯,那爲何陳景軒爲何又說,那孩子去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兩人的腦子一時成了漿糊,怎麼都想不通這其中的關竅。

  “這事宮裏的太上皇和皇上都知道了,因此你們去祭拜,並不會有妨礙。”意思很明顯,宮裏的新帝以爲小郡王已經死了,並沒有懷疑上高家。……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這事宮裏的太上皇和皇上都知道了,因此你們去祭拜,並不會有妨礙。”意思很明顯,宮裏的新帝以爲小郡王已經死了,並沒有懷疑上高家。

  而新帝之所以這麼想,當然是陳景軒做的。

  這既是暗示他知道高婉瑜的身份,也是表明自己和高家是一國的。

  他對太子仍然忠心,願意爲了太子的血脈,不惜想盡辦法去隱瞞太子嫡女的下落,矇蔽新帝。

  高家父子聽完,心裏一鬆,手腳都軟了,差點站不穩。

  “我,明白了,”高古梁強撐着笑臉,“婉瑜那孩子,是高家唯一的孫女,我們自然要早早爲她打算,準備好嫁妝。”

  這是同意了,並且表明,賺到的錢,會給婉瑜做嫁妝。

  陳景軒頷首,“高家果然疼愛女兒,哎,只希望這兩孩子一生順遂。”

  把高婉瑜和義忠郡王放在一起說,顯得更親近了幾分。

  陳景軒在表明,看在兩人是親姐弟的份上,他也不可能做什麼。

  之後陳景軒沒有多逗留,說了幾句場面話就離開了,總要給人家反應的時間不是

  等人離開,高家父子齊齊癱軟在椅子上,不由相視苦笑。

  高華啓喃喃,“父親說的不錯,他變了很多,”都有點不擇手段了,哪裏像以前的端方君子。

  高古梁沉默,發生那樣的事,誰又能保持本心呢,好在陳景軒還有牽掛,不然瘋起來,真就要了命了。

  “我們真要和他合作”高華啓詢問。

  “還有別的選擇嗎”陳景軒提到高婉瑜,就是不給他們拒絕的機會。

  “宮裏”高華啓還是擔心。

  “新帝可能真的不知道,太上皇就不一定了,”畢竟太上皇的勢力難以想象,“也好,都給婉瑜當嫁妝,想來太上皇也不會反對。”

  是他孫子孫女得了好處,又是太子血脈,即便沒有郡主的封號,那也是嫡子嫡女,比公主都不差什麼了,多一點嫁妝不是正當的

  高家當初爲了給太子妃送嫁,幾乎掏空了家產,這事太上皇是知道的。

  現在參與這件事,又是爲了小郡王,想來太上皇會應允,還會欣慰高興。

  “新帝那邊”高華啓不確定新帝的態度。

  “我們是先太子妃的孃家人,天然不是新帝的人,”高古梁淡淡道,“聽說太上皇身子好了不少,他身邊那位凌雲子道長確實有幾分本事,而這人當初又是江南過去的。”

  “您的意思是說陳景軒”高華啓不可置信,陳景軒有這份運籌帷幄的本事嗎

  “他要不是有確切的把握,敢這麼明目張膽的爲義忠郡王撈錢”高古梁反問。

  如果太上皇出事,義忠郡王就要落到新帝手裏了,除非他肯定太上皇能活到義忠郡王成年,纔敢這麼大膽行事。

  “也對,”高華啓贊同道,“那這件事要告訴母親和阿沁嗎”

  “瞞着吧,免得她們擔驚受怕,你媳婦還懷了孕,不能多思,”高古梁道。

  高華啓點點頭,父子兩個收拾整理下心情,面帶輕鬆的回後院,應付高夫人婆媳。

  他們給出的說法是,陳景軒是爲了公事來的,他想借織造府的勢賺錢。

  “這可會對老爺不利”高夫人擔憂問。

  “不會,”高古梁搖搖頭,“相反,這是給我送政績來了,你放心,陳景軒這人做事有分寸,且我看着呢,不會叫他亂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不會,”高古梁搖搖頭,“相反,這是給我送政績來了,你放心,陳景軒這人做事有分寸,且我看着呢,不會叫他亂來。”

  “那就好,”高夫人長長舒了一口氣,有興趣逗弄起孫女來。

  夫妻兩個哄着高婉瑜喊爺爺奶奶,抱到外面賞花。

  這邊,陳景軒回去後直接和蘇葉說此行順利,“關於收購羊和羊毛對草原的經濟控制,我會寫一個摺子,讓人快馬加鞭送到林如海手上,由他轉交給太上皇和皇上”

  “換個人吧,”蘇葉想了想,“你和他同爲江南的官員,不宜過於親密。”

  至少不能在兩位皇帝面前,表現的非常親厚。

  “也好,”陳景軒仔細思考,想到了一人,“不知你對張家怎麼看”

  “先太子太傅張家”蘇葉挑眉。

  “是,張老太爺是太子的恩師,自然也是我恩師,當初太上皇忌憚太子,張家身爲文人魁首,在清流中有巨大的影響力。太上皇爲削弱太子勢力,直接以沒教導好太子,發落了張家,一家子流放到北方,和草原接壤的邊陲小鎮。”

  “阿葉,你如果想要那個位置,必須要有文人的支持,張家和姚家正好一南一北,在士林中有莫大的名聲。”

  張家是南方人,雖然流放到北邊,並不影響其在南方學子心中的地位。

  姚家立足山東,在北方的名氣很大。姚氏的父親又在祁山書院擔任院長二十多年,教導過的學子無數,很多已經進入朝堂,織成密密麻麻的關係網。

  自古沒有女子上位的道理,武則天陛下面臨多少責難詆譭,歷史書上可見一斑。

  陳景軒不想外甥女和那武皇一樣,殺得人頭滾滾,才能坐穩皇位,那就要早作籌謀。

  張家太爺他了解,不是那迂腐的,是可以拉攏的對象。

  “既然如此,那這摺子就讓張家人寫吧,”既然要施恩,就不必吝嗇,送上這樣一份大功勞,可以直接讓張家翻身了。

  陳景軒眼中閃過一抹笑意,“我正有此意”

  解決草原大患,可是大功一件,至此張家徹底和他們綁定在一起,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