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碰壁
轉眼過去了一個月,杜少傑在學校裏掌握了【閩菜】的諸多技巧和製作方法。
每一個菜系都有自己獨到的地方,不認真學習一下,做出來的東西都根本拿不出手。
“就這樣吧,再呆下去也是浪費時間。”
杜少傑覺得已經不用待在學校裏了,倒不是他已經徹底掌握了所有的【閩菜】,而是他已經對於【閩菜】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
接下來他可以在摹擬場景中勤加練習,然後一道一道的完美復刻各種經典菜式。
畢竟他的廚藝水平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完全可以做到舉一反三,很快就會成爲【閩菜】大廚。
“永利,咱們中午不出去吃了,你去買一些菜回來,我來做。”
離開了培訓學校,杜少傑的時間就自由了很多。
他一邊在模擬場景中不斷地練習,一邊開始在現實裏進行嘗試。
王永利和鄒小禾早都習慣了他的這得做派,但鍾慶和彭永軍卻很不習慣,哪有老闆做菜自己喫現成的?
不過,有些事習慣就好,過些天他倆也見怪不怪了。
中午。
杜少傑做了【半月沉江】、【客家生魚片】、【白斬河田雞】、【醉排骨】、【海蠣煎】,另外還有一道【炒時蔬】。
大家喫的很開心,這些菜各有特色,味道真不錯。
不過杜少傑自己卻不是很滿意,模擬場景中他可以一邊學習一邊練習,但做出來的菜品總是差了那麼一絲正宗的韻味。
所以,到了晚上他再次去了當地很有名氣的酒樓,點了幾道酒樓的拿手菜。
“還是接觸【閩菜】的時間太短,很多細節還需要打磨。”
杜少傑感覺自己的手藝還有瑕疵,主要是之前他對【閩菜】太陌生,基本上沒怎麼接觸過。
而這一次來到這裏也因爲這個原因,學習未知的東西,對於他的廚藝水平絕對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等他的廚藝再上一層樓,他就會去參加【高級技師】的考試,拿到職業的最高等級。
轉眼又到了月末。
杜少傑乘飛機去了京城,和齊燕和女兒團聚了一週的時間。經過這麼長時間鑽研,他的【閩菜】技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像剛開始兩眼一抹黑的樣子。
等他再次回到閩省省城,便去拜會了當地的餐飲協會。
之前他沒有去協會是因爲當時這麼做的意義不大,就好比是一個小學生去觀摩高中生做題,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收穫。
現在他已經克服了這個短板,所以纔打着交流的面名義前來。
當地市協的會長、副會長都很客氣,但接下來的交流活動卻不盡如人意。看的出來,會長和副會長在協會裏基本上就是個擺設,多數會員單位都很敷衍。
杜少傑在心裏暗歎,通過交流學到的東西很少,他還是第一次在這方面碰壁。
“杜會長,實在抱歉,這件事是我們沒辦好。”
交流活動流行形式,搞了幾次就叫停了,因爲沒意義。
當地市協的會長和副會長很沒面子,特意請杜少傑在外面吃了頓飯。
“二位太客氣了!我只是想見識一下閩菜大廚的技藝,不管怎麼說還是滿足了我的好奇心,我真的很感謝你們。”
杜少傑你能體諒人家的難處,不過也沒有打聽這裏面的內情。
什麼內情都和他沒關係,他唯一的目的就是磨礪自己的廚藝,而不是到處惹是生非。
“杜會長,幾大知名的酒樓不給我們面子,我也沒辦法。但你要是願意真誠的交流,我還有路子的。”
可能是這件事太打臉了,會長主動提出了一個建議。
他認識一個很厲害的大廚,名叫李裕民,在【閩菜】上的造詣很深厚。不過,他的脾氣很執拗得罪了人,當地沒有哪個大酒樓會聘請他。
李裕民也是一個對於廚藝很執着的人,除了閩菜,對方還喜歡粵菜。
“明白了,我可以和他好好的交流一番,他給我傳授經典【閩菜】的做法,而我則給他傳授經典【粵菜】的做法。”
杜少傑聽懂了人家的言外之意,李裕民那人不好打交道,但可以用“等價交換”的原則跟對方學習。
他覺得這樣挺好,誰也不欠誰,便點頭答應了。
翌日。
會長親自帶着杜少傑來到了城南的一家小飯館。
這家飯館的大堂只能擺6張桌子,顯得有些擁擠。裏面是後廚,整個飯館就這麼大,根本沒有包間啥的。
“李師傅,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羊城餐飲協會的會長,烹飪技師,擅長粵菜。他想系統的學習【閩菜】,同時也願意給你傳授【粵菜】的製作技藝。”
會長和李裕民的關係看起來還不錯,一見面就說了正事。
李裕民看了看杜少傑,沉吟了片刻才和對方握了一下手。
“歡迎!”
這位倒是惜字如金,但通過眼神就會發現,他實際上不大信得過杜少傑的廚藝。
畢竟杜少傑看着很年輕,光是這幅面相就沒有說服力啊。
“李師傅,幹咱這一行的憑藉的都是手上的功夫,光是用嘴說可不行。要不這樣,你我現在去各做一道菜?這樣更便於相互的瞭解。”
杜少傑也不廢話,這種事猜來猜去的也沒有結果,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
看得出來,如果自己的技藝水平不行,李裕民自然懶得進行交流。其實自己也是同樣的心思,交流這種事講究實力相當,要不然就不是交流而是單方面的指導了。
李裕民見會長沒有阻止,便笑着點了點頭。
隨後大家一起來到了後廚。
此時纔是上午,店裏不忙,一個廚工、一個服務員也是剛上班不久。
李裕民親自清點了食材,然後扭頭看向杜少傑說道:“今天就這些食材,如果你有什麼特殊的需要請告訴我,我讓人馬上去買。”
“不必,現在就開始吧。”
杜少傑的理念就是因地制宜,有什麼食材就做什麼菜,不必專門去花心思。
他打算做一道【白切雞】,這道菜雖然是粵菜裏較普通的菜品,但知名度不小,而且很考驗廚師的功力。
李裕民打算做一道【海蠣煎】,同樣是一道看似普通卻又不容易做好的菜。
接下來,兩人就開始各自忙活,沒有讓任何人幫忙。
會長站在一旁靜靜地看着,然後從心裏發出了一聲讚歎:“這兩人的基本功可真不錯,似乎杜會長還略勝一籌?”
時間不長。
杜少傑和李裕民分別做好了【白切雞】和【海蠣煎】,然後大家才端着兩盤菜去了外面。
兩人分別品嚐了對方做的菜,然後會長才動筷子。
“杜會長,你果然是粵菜高手,這道【白切雞】可是難得的精品啊。”
李裕民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忍不住連聲讚歎。
“李師傅,你這道【海蠣煎】做的也非常不錯,甚至比大酒樓做的還要好。”
杜少傑說的也是真心話,他在省城呆了這麼久,這道菜可沒少喫,但沒有哪一家的【海蠣煎】比李裕民做的更好。
然後兩人相視而笑,都對對方的廚藝很欽佩。
會長也笑了起來,他知道這兩人都擁有頂尖的廚藝,所謂惺惺相惜,估計他倆的交流會很順利吧?當然,接下來的事情就和他沒關係了,所以他便提前告辭。
“杜會長,要是不嫌棄,你就在我的小店呆一段時間吧。忙的時候,你和我學習閩菜,閒的時候我和你學習粵菜,行嗎?”
“肯定行啊,只是給你添麻煩了。”
“什麼麻煩不麻煩的,以你的廚藝水平我請都請不來,我佔便宜了還差不多。”
兩人果然應了會長的那句話,惺惺相惜。
杜少傑從這天起就呆在了小店裏,雖然不用做雜事,但忙的時候也會給李裕民打打下手。
李裕民發現杜少傑的學習能力很強大,很多時候對方在一旁觀摩一二,自己再指點幾句,對方就能做出水平很高的菜品來。
而他自己就差遠了,一道菜需要經過杜少傑的反覆講解和演示,才能領會其精髓。
其實,杜少傑也有用功的時候。只不過他大多數的時候都在模擬場景中用功,別人根本不知道罷了。
“李師傅,店裏的生意這麼好,你咋不換個大一些門面?”
隨着時間的推移,兩人越來越熟悉,逐漸成爲了好朋友。
李裕民這個人很純粹,就是對廚藝有着一份格外的執着,別的事他反而看的不重。
每天到了飯點,顧客都要排隊才能喫上飯,杜少傑實在忍不住了便問了一句。
“這裏面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家裏有病人,每個月的花費可不少,我基本上沒什麼存款。其二,我不太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要是開一家大酒樓,估計一兩年就讓我經營倒閉了。”
李裕民實話實說,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
別看他這家小店的生意很好,那是因爲他的手藝好、價格公道,並不是他有什麼經營管理的才能。
開一家小店當然沒問題,不等於開一家酒樓也沒問題。
杜少傑恍然大悟,接下來也就不再提及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