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水景

作者:夜錦衣
入冬大雨,楊傳順跟村裏的叔伯兄弟輪流上山坡上巡視,他們這塊地方在當地算是難得的雨水充沛的種田好地方,但是處在河流交匯處也得經常提防暴雨決堤的風險。

  女人們又到山腳大爺爺家及邊上幾家幫忙,把東西都整理打包好,山腳幾家也不時派人去河邊看,水位漲到門前的水塘邊,就得趕緊搬着東西往山上面跑了,到時就得借住在兄弟或者堂兄弟家了。

  楊老爺子兄弟就自己一個人,三個堂兄弟家地勢比他家都高,倒沒人要來借住。

  這外邊的事情該盯的盯好,該幫的幫好,家裏也是一堆事要忙,幾個房間都有漏雨嚴重的地方,一時沒法維修,就用盆盆罐罐什麼的先接着,還得注意着及時倒掉。

  幸好,這次大雨下了兩天也就停了,水位也沒漲到山下水塘邊……

  就是上學的路段全被淹了,各家各戶有孩子上學的,又揹着鋤頭鐵鍬開始沿路清理修整……

  楊小蓮姐妹倆在家待了兩天,父母不讓出門,但楊小蓮還是套着家裏唯一的一雙女士雨靴“哐哐”地四處逛了逛。

  從山頂往大沙河看,一片汪洋,中間的田地全部成了浩瀚澤國,山腳下小河裏波濤翻涌,時常有一米長的大魚翻起……

  往身後看,高高低低的山頭屋頂樹梢綿延起伏……路面上雨水從腳背淌過……

  就這樣的天氣,從山頂看水回來的時候,楊小蓮還賣了兩朵頭花。

  回來的時候正好碰到住在山溝邊的大爺爺送孫女楊錦華去外婆家,平時楊錦華就住在外婆家,前兩天大爺爺家殺豬就把孫女接回來住兩天。

  楊錦華也在村小上學,才一年級,小小巧巧的一個小女生,之前看到別人買頭花,也去看了幾次,但是沒敢問外婆要錢……這下在路上碰到了,猶豫了半天,才扯了扯爺爺的袖子……

  她選了一個酒紅色的小頭花,一個黑色的髮圈,拿起這個,又拿起那個……

  大爺爺直接兩個都拿了,遞過來七毛錢。

  劉英子正準備再退回去兩毛錢,楊小蓮從口袋裏掏出一把瓜子塞給楊錦華……

  冬雷陣陣,秋天結束了旅程!

  大家開始陸續套上了夾襖或毛衣,三姐妹也穿得暖暖的,手脖子腳脖子肚子都捂得嚴嚴實實,雖然穿的不是新衣服,但是也乾淨整潔。

  就是早上出門上學的時候脖子乎乎灌風,劉英子找出兩條深灰色的毛巾給圍上,手就沒辦法了,塞口袋裏,正好慢點走路。

  二年級的課程進度今年尤其得順利,還有一個月才放假,課本上課程已經講完了。

  兩個主課老師每次批改到二年級的作業時都不由感到一陣輕鬆,先把課代表的作業拿出來掃兩眼,放在一邊,再把其他人的作業一本本地打開,對比一下。

  袁樹楓用了半個小時把二年級作業批改完畢,站起來喝了一口水,伸個懶腰。

  整個班級明顯比其他班級學生有條理得多,佈置的課後作業,大家抄在本子上也很清晰明瞭,答案寫在該寫的位置上,這半年全班的字跡也是肉眼可見的進步……

  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嚇一跳,比三四五年級的孩子都整潔優秀。

  張老師正好也批改到二年級的課後作業,他也是先改課代表的,張小玉字如其人,看着就賞心悅目,基本上掃兩眼就改好了。

  下一個是楊小蓮的,這孩子的作業也很清晰明瞭,字寫得非常有力量,不同於張小玉的端端正正,有點劍拔弩張的力量感……

  一眼掃過去,對,對,對……

  “撲哧!”張老師突然笑了起來,“哈哈哈!”

  袁樹楓正改到三年級的一本作業,看着塗成一團團的黑塊塊,皺着眉頭往下改,看同事竟然樂起來了,教語文的這麼開心,“有什麼好笑的,這麼開心?”

  “袁老師,我念給你聽聽。”張老師笑得不行,“你的課代表寫的。”

  袁樹楓一聽,就知道是說楊小蓮,扭過頭來,這孩子的語文作業,有什麼好笑的。

  “問——小軍走路遇到一條土泥蛇,他怎麼過去了?”張老師念道,還解釋了一下,“這個怎麼是括號啊。”

  看看同事一臉的“這有什麼”,接着道:“其他人的回答是跳過去、跑過去、走過去、蹦過去、繞過去……她寫的是——你猜猜寫的什麼?”

  “跳、跑、走、蹦、繞?”袁老師一臉問號,“飛過去?”

  “都不是。哈哈……你肯定想不到,暈過去。”

  “暈過去?”袁樹楓愣了一下,猛地醒悟過來,也大笑出聲,“暈過去。暈過去也沒錯啊,哈哈……”

  “暈過去。”張老師笑得停不下來。

  “哎喲,什麼事這麼好笑,你倆加班還這麼高興。”老校長從教室外推門進來,他提着大半麻袋嶄新的作業本和鉛筆。

  袁樹楓離門近,趕緊去接,“喲,校長,今年怎麼買這麼多本子和筆?”

  “你們上次期中考試,不是說一個年級選前三名,獎品有點少嗎?我想了一下,要不選個前五名吧?除此以外單課95分以上也有獎勵,還有平時優秀的學生什麼的也給發獎品。”老校長接過張老師遞過來的水杯,喝了一口,舒了一口氣。

  他下午到村委去辦事,正好順便買回來,緊趕慢趕,幸好還有人在辦公室。

  “校長,你這是把上次鎮上給你發的錢都給買獎品了!”上次期中考試,學校二年級數學平均分全市排名第一,還出了一個雙百,作爲一個建校才兩年的小學,受到了市裏的大力表揚,還給學校發了五十塊錢獎金。

  “袁老師,期末有沒有信心啊?”老校長再次確認,期中成績有些學校不服,說什麼話的都有。

  “放心吧,校長。別的不敢說,反正肯定不會差的。”袁樹楓趕緊表態,風言風語他聽了也很生氣,他們之前根本沒想過什麼排名,因爲之前都是在最後一兩名晃動,沒想到今年期中二年級竟然得到第一名,那些師資強大的學校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這一個月他也憋着一口氣,看平時學生的作業,以及上課學習的進度,期末肯定不會差,他這兩天還在給學生出題目練習。

  “好。張老師語文也加把勁,爭取進入市前十。”上次語文平均分也是非常不錯的。

  “好,放心。”張玉橋也趕緊表態,看袁樹楓這幾個月課上的,興高采烈的,“校長,我覺得咱們這個學校還真是建對了,建校之後成績提升明顯啊。”

  之前的小學散落在各村各隊,一個房間就是一所學校,一所學校就只有一個班,一個班上幾十個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有。一個老師帶一個學校,師資、生源、環境全部不行,十幾年來他們這一片只出了一個像樣的大學生。

  老校長何紅軍跑了十幾年才建了這個學校,把村隊六七個學校都集中到這邊,分班授課。

  “建校後招的這一批學生明顯比之前的要好。”袁老師感慨,以前他是袁家屯那邊學校的代課老師,張玉橋、苗小旗、丁建設、楊超美都是村隊小學的老師。

  整合後,他和張玉橋教學水平高一些,分別擔任數學和語文教學。他是一年級班主任,張玉橋是二年級班主任,

  苗小旗、丁建設、楊超美現在分別是三四五年級的班主任,分別帶五個班的美術、音樂、自然、思想品德、勞動、體育幾門輔課,什麼時候通過了考覈,才能上主課。

  “主要是分班講課,學習環境也好一些。從二年級成績來看是很明顯的。”老校長何紅軍非常欣慰,有生之年還做成了一件小事,值得喝一杯啊。

  “哎!你們剛纔笑什麼呢?”老校長又想起開門時的事了。

  一提這事,兩個骨幹老師又樂了,“來來,校長,給你念念……”

  這幾天因爲雨水的關係,學校又恢復了結隊上下學的模式,有了開學時的經驗,學生們也適應良好。

  楊小蓮這才注意到楊錦華一直站在蓋家屯那一隊,蓋家屯離學校不遠,沿着大馬路往鎮方向一直走,走個十幾分鍾,右轉就到了。

  結隊放學又給了楊小蓮銷售頭花的機會,每天包裏都帶幾個頭花。一開始隨便聊聊天,展示一下頭花,就能賣幾個,後來又沒生意了。

  正好學校老師們自己建了一個竈臺,中午熱飯,老校長就讓學生中午不願回家的也帶過來一起熱。

  楊小蓮就自己帶飯了,上午最後一個課間把飯盒送到竈臺那邊去,丁老師就給大家一起放在蒸籠上,到最後一節課的時候就提前給大家熱好。

  竈臺正好在四五年級那一排的後方,大家下了課一窩蜂地往那邊跑。

  之所以一直叫竈臺,而不是稱呼廚房,因爲真的只有竈臺,露天中用土磚搭建而成,每天熱飯的時候都是臨時從儲藏室拿鍋和蒸籠。

  就這樣楊小蓮認識了不少其他年級的學生,三言兩語就答應教大家編頭髮了,中午時間又多,天氣又冷不用午休。一來二去,又賣了一波頭花。

  把兩個大雨天編的頭花又賣了不少。

  天下沒有白喫的米飯,也沒有白走的路。

  以前楊小蓮不信,現在她信了。

  誰能想到疫情防控期間爲了完成品牌方對品牌運營的各種要求,楊小蓮一個人化身各地區十幾個專賣店導購,在品牌全國羣提交各種作業。

  給塑料模特梳各種好看的髮型,換位置、換角度、換濾鏡拍照,讓廠家老師打分,爲了真實,還換各種時間段,真是雙方都身心疲憊。

  最後市場沒用上,現在卻用上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